|
夷陵 / 作者:張嵲 |
吳蜀相持地,江山真險固。
昔聞焚夷陵,今茲但遺堵。
山遠欲連天,江寬疑浸樹。
左顧渚宮涂,右眺襄陽路。
野迥無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鄉井,愴愴悲墳墓。
月淡江風寒,云深楚山暮。
佇立小踟躕,蒼蒼歸鳥去。
|
|
夷陵解釋: 《夷陵》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吳蜀相持之地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夷陵古城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吳蜀相持地,
江山真險固。
昔聞焚夷陵,
今茲但遺堵。
山遠欲連天,
江寬疑浸樹。
左顧渚宮涂,
右眺襄陽路。
野迥無居人,
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鄉井,
愴愴悲墳墓。
月淡江風寒,
云深楚山暮。
佇立小踟躕,
蒼蒼歸鳥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吳蜀相持之地的景色,展示了自然山川的壯麗和江水的寬廣。夷陵古城被焚燒后只剩下一些廢墟,山巒遙遠似乎要連上天空,江面的寬闊讓人產生錯覺仿佛要淹沒樹木。左顧望去是渚宮和涂地,右眺則是襄陽的道路。野地荒蕪,沒有居民,只有豺虎游蕩。詩人懷念家鄉的井邑,對荒涼的村莊和墳墓感到悲傷。月色淡淡,江風寒冷,云霧籠罩著楚山,日暮時分景色更加深沉。詩人站立在這里,略有猶豫,蒼茫的天地中歸鳥已經飛去。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色的刻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夷陵古城的廢墟、山川江水的壯麗以及荒涼的鄉村,都映襯出詩人對故土鄉情的思念和對光陰流逝的無奈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的結合,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過去的深深眷戀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帶給讀者一種淡然凄美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