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路曲 / 作者:李賀 |
柳臉半眠丞相樹,珮馬釘鈴踏沙路。
斷燼遺香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
帝家玉龍開九關(guān),帝前動笏移南山。
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
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
|
沙路曲解釋:
詩詞:《沙路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賀
中文譯文:
柳臉半遮蓋在丞相府的樹下半瞇著眼,
玉佩的馬蹄釘鈴聲踏過沙路。
熄滅的余煙飄蕩著香氣,
燭火下烏鴉鳴啼,向天飛去。
帝王的玉龍開啟九重關(guān),
在帝王面前持笏拜謁,山脈動搖。
獨自掛印,壓迫著千萬官員,
金字篆刻在紅色卷軸上。
沿著沙路歸來,聽到喜訊,
旱災(zāi)不僅僅是下雨的問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的一幅畫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感慨。
詩中的“柳臉半眠丞相樹”,形容了丞相府的樹木下的柳樹葉部分遮擋著丞相的臉,顯示出一種寧靜、寂靜的氛圍。珮馬釘鈴踏沙路,形象地描繪了行人經(jīng)過沙路的聲音。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一種滅亡的景象,斷燼遺香裊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這里燭騎象征著帝王,烏鴉的哀鳴和飛行則寓意著朝代的衰落。
后面的幾句描述了帝王的威嚴和權(quán)力,帝家玉龍開九關(guān),帝前動笏移南山。帝王的舉動使得山脈都震動了起來。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帝王獨自掛印,掌握著千萬官員的命運,金色的卷軸上刻滿了壓迫和權(quán)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好消息的渴望,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詩人希望能夠聽到好消息,旱災(zāi)不僅僅由于缺乏雨水。
賞析:
《沙路曲》以細膩的意象和抒情的筆觸展示了唐代社會的衰落和權(quán)力的腐朽。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帝王權(quán)力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時代變遷和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整首詩運用了許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詩的意義更加深遠。讀者可以通過欣賞這首詩,感受到作者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喚起了人們對權(quán)力與命運的思考,以及對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意象,使得詩歌更具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