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州道中 / 作者:張嵲 |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樹兩相鮮。
地連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識渚煙。
望盡好峰仍注目,賞余幽樹更垂鞭。
是身已作無貲省,乘興將隨下瀨船。
|
|
潭州道中解釋: 《潭州道中》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潭州道中,青山與云相連,云與天相接。溪水邊的碧綠樹林相映成趣。大地延伸至遠方的山脈,秋天的色彩分明可見;天空靠近平湖,能辨識出湖中的水霧。
眺望遠處,好山峰一一盡收眼底,仍然引起目光的關注;欣賞周圍幽靜的樹木,更加撫摸著馬鞭。我已經將物質的財富省去,只剩下心靈的滿足,乘著愉悅的心情,將隨意地坐船下瀨而去。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潭州道中的景色,以及他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麗。青山、云、樹木、湖泊等元素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面。
詩人以平和的心態欣賞著周圍的景色,將目光投注在遠處的山峰和近處的樹木上,體驗著大自然的魅力。詩人拋開了物質的束縛,只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滿足,選擇乘船離去,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和抒發內心感受,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情感。同時,詩人以平和的心態和豁達的心境,表達了對世俗財富的超越,追求靈性上的滿足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