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嘆名 / 作者:張嵲 |
十年四海稱忠壯,誰料將軍陰子謀。
舊物空余叱撥馬,新聲莫唱白符鳩。
民謠幾歲傳鉤落,笙席何人戀故侯。
溟海茫茫孤鳥沒,一埋蓬顆便千秋。
|
|
嘆名解釋: 《嘆名》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將的悲壯故事,并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命運無常的感慨。
詩意:
《嘆名》通過對將軍的形象描寫,揭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離奇。將軍曾經英勇無敵,聲名遠播,但卻遭受了陰謀的暗算。過去的輝煌已成為過眼云煙,新聲無法再唱頌揚將軍的贊歌。詩人感慨萬分,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命運的無奈。
賞析:
《嘆名》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將軍命運的思考。首句“十年四海稱忠壯,誰料將軍陰子謀”,揭示了將軍過去的輝煌和被陰謀所擊敗的悲劇。接著,“舊物空余叱撥馬,新聲莫唱白符鳩”,通過對舊物和新聲的對比,表達了將軍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再也無法重現的遺憾。
下一闋,“民謠幾歲傳鉤落,笙席何人戀故侯”,通過民謠和笙席的象征意義,詩人表達了人們對過去英雄的懷念和對故侯的向往。最后兩句“溟海茫茫孤鳥沒,一埋蓬顆便千秋”,以意境深遠的形象,表達了將軍英勇的事跡已經淹沒在廣闊的歷史長河中,但其精神卻能永存千秋。
通過對時間、命運和英雄的思考,《嘆名》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敬畏和對英雄的贊美。詩人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喚起讀者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同時也引發對命運的思考。這首詩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世的意義,讓讀者對人生和歷史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