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居 / 作者:張嵲 |
是處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齋便靜密,小閣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遺形百慮輕。
傍人訝幽僻,端可寄余生。
|
|
寓居解釋: 《寓居》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繪居所的環境和氛圍,表達了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是處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齋便靜密,小閣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遺形百慮輕。
傍人訝幽僻,端可寄余生。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集中在描繪居所的情景和詩人對此的感受。詩人首先表達了他所居之地的宜人舒適之處,詩句"是處為家得,斯居亦漫成"表明他認為這個地方是他心靈安居的地方,居所的環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種宜居的狀態。接著,詩人描述了西齋和小閣的特點,"西齋便靜密,小閣更深明",這些屋舍更增添了幽靜和明亮的特色。詩人用"西齋"和"小閣"來形容居所,顯示了居住環境的雅致和細膩。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一種輕松自在的生活態度。他說自己送走了一切煩惱,只留下一張足夠舒適的床,"送老一床足,遺形百慮輕"。這里的"送老"指的是將老去的日子度過在舒適的床上,而"遺形百慮輕"則指的是擺脫了一切顧慮和煩惱,生活變得輕松自在。最后兩句"傍人訝幽僻,端可寄余生"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方式的選擇,他愿意寄托余生于這樣一個幽靜的地方,即使周圍的人對此感到驚訝和陌生。
整首詩詞通過對居所環境的描繪和對舒適自在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和幸福生活的追求。這種追求來自對煩惱和顧慮的摒棄,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享受。《寓居》展現了宋代張嵲對于理想生活的理解和表達,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自在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