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陽 / 作者:張舜民 |
已免均房險,寬平喜博山。
園林皆掩映,風俗自安閒。
麻麥三春暮,人煙百里環。
吾行半天下,難得此江關。
|
|
順陽解釋: 《順陽》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已免均房險,寬平喜博山。
園林皆掩映,風俗自安閒。
麻麥三春暮,人煙百里環。
吾行半天下,難得此江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寬廣平和的鄉村景象。詩人感慨自己已經擺脫了均分家產的困擾,心情舒暢地喜歡著博山的美景。整個鄉村都被園林環繞著,每個風景點都隱藏在其中,鄉村的風俗習慣也自然而然地平和安逸。詩人提到了麻麥,指的是春天將要收獲的農作物,暮春的景色讓人感到寧靜而安詳。人煙百里環繞,說明了這個地方的人口稠密,但依然保持著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表示自己游歷了半個天下,很難再找到像這個江關一樣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美好的鄉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環境的贊美。詩人通過描述園林環繞、風俗安閑的鄉村,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和人們的平和心態。詩中的麻麥和人煙百里環繞,以及詩人的行旅經歷,都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整首詩情緒平和,語言簡練,通過詩人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這樣一片寧靜的鄉村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安逸和舒適。這首詩詞傳遞出一種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讓人們感受到一種純粹而平和的美好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