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坐 / 作者:王令 |
破窗多穿風,冷燭無定焰。
滴瀝隨衣淚,反覆到心念。
趨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塹。
病拙未為療,膏肓不容砭。
無家可容歸,有灶亦斷掭。
鳧短鶴脤長,飲啄兩自贍。
天有不可問,何獨於我欠。
吾觀序卦辭,否乃適泰漸。
而余何為者,獨此不見驗。
譬如白為緇,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羨,我獨處之厭。
安得蓋棺去,手足同一斂。
|
|
夜坐解釋: 《夜坐》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獨自坐著,窗戶破損多風吹,燭火搖曳不定。
眼淚滴落在衣服上,思慮反復在心頭盤旋。
為了逃避困境而奔波,卻迷失了方向,陷入深深的困境。
病痛和愚笨無法療愈,身體病痛無法接受治療。
無家可歸,即使有家也遭到排斥。
鴨子腿短,鶴脖子長,各自適應自己的環境。
天地間有些事情是不可問的,為什么我獨自感到缺憾。
我觀察著卦辭的序言,是否是適合泰順逐漸進展。
而我為什么會是這樣的處境,只有這一件事無法實現。
好比白色變成黑色,一旦造成便永遠無法改變。
長期以來受到他人羨慕,我卻對這種處境感到厭倦。
我何不蓋上棺材,讓身體和靈魂一同安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困境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消極感受。作者描述了夜晚坐在破舊窗戶前的場景,窗戶破損多風吹,燭火搖曳不定,象征著作者生活的困頓和不穩定。作者心情沉重,眼淚滴落在衣服上,思慮反復在心頭盤旋,表達了內心的焦慮和無奈。
詩中提到的趨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塹,描繪了作者在生活中處于困境和迷茫之中的狀態。病痛和愚笨無法療愈,膏肓不容砭,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身體和智力上的無力感。無家可容歸,有灶亦斷掭,表達了作者在社會中無處安身和被排斥的痛苦。
詩中的鴨子腿短、鶴脖子長,描述了鴨子和鶴各自適應自己的環境,寓意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境遇。天有不可問,何獨於我欠,表達了作者對于某些事情的困惑和不滿。
最后,作者通過對卦辭序言的觀察,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但卻感到自己處于一種無法實現的境地,如同白色一旦變成黑色,就無法逆轉。作者長期以來受到他人羨慕,卻對這種狀態感到厭倦,希望能夠結束生命的痛苦,讓身體和靈魂一同安息。
整首詩詞以凄涼、消沉的情緒貫穿始終,揭示了作者在社會和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以及對生命的無奈和厭憂。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命運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困境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消極感受,展現了一種悲涼的情調和對生命的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詞在表達作者的困境和不滿時運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破窗、冷燭、滴瀝等形象,通過這些意象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索,展現了宋代社會中一位普通人面對命運困頓的心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