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餓者行 / 作者:王令 |
雨雪不止泥路迂,馬倒伏地人下無。
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
道中獨行乃誰子,餓者負席緣門呼。
高堂食飲豈無棄,愿從犬彘求其余。
耳聞門開身就拜,拜伏不起呼群奴。
喉乾無聲哭無淚,引杖去此他何如。
路旁少年無所語,歸視紙上還長吁。
|
|
餓者行解釋: 《餓者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雪不停,泥濘的路迂回曲折,
馬匹倒伏在地上,行人無處可去。
居住者不出門,行人停步不前,
午時的市集空無一人。
孤身行走在路上的人是誰的子弟,
饑餓的人背著席子沿著門扉呼喊。
高大的宅院里有食物和飲品,卻沒有被丟棄,
愿意與狗和豬一同爭奪它們的殘羹剩飯。
耳聞門開,立刻跪拜,
跪拜下去再也無法起身,只能呼叫奴仆。
喉嚨干涸無聲,無淚可哭,
拄著拐杖離開這里,他去向何方?
路旁的年輕人無話可說,
回望紙上的文字,長嘆一聲。
詩意:
《餓者行》通過描繪一個饑餓的行人在惡劣的天氣和困境中的艱辛生活,抒發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人道主義關懷的思考。詩中揭示了冷漠的現實和人們的苦難,同時也傳遞了對生活的無望和對人性的深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一個貧困、饑餓的行人在雨雪交加的環境中的艱難經歷。詩中以雨雪不止、泥濘的路、馬匹倒伏等描寫方式,生動地展現了惡劣的天氣和艱難的行進條件。作者通過對居住者不出門、行人停步不前、午時市集空無人等現象的描述,暗示了社會中存在的冷漠和對困苦者的漠視。
詩中的行人饑餓而無助,背著席子呼喊,希望能得到一點食物。他愿意與狗和豬一同爭奪殘羹剩飯,這反映了他對溫飽的渴望和對尊嚴的放棄。作者通過這種對行人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困現象的批判,呼喚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援助。
在詩的最后,作者描述了行人的絕望和無助,他無力呼喊,無淚可哭,只能拄著拐杖離開,不知歸去何方。詩中的年輕人無話可說,回望紙上的文字,長嘆一聲,這句表達了對行人遭遇的同情和對社會現狀的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呈現了一個貧困行人的苦難經歷和社會的冷漠現象,通過對人道主義關懷和社會問題的表達,引發讀者對社會的思考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