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 / 作者:李賀 |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
|
竹解釋:
《竹》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詩意:
這首詩以竹子為主題,通過描繪竹子的形象和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贊美之情。詩中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竹子入水時閃爍的光影、綠色的影子,以及竹筍生長時露水的滋潤和苔蘚在霜根上的顏色。同時,作者還將竹子比作織物,可以承載香汗,比作魚鉤上的彩鱗。最后,提到竹子曾用于制作三梁(樂器)并獻給貴族,以及獻給王孫的一節竹子。
賞析:
這首詩詞以李賀獨特的想象力和意象表達了對竹子的深深喜愛和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將竹子的形態、生長環境和用途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詩中的意象豐富多彩,充滿了生命力和藝術感。詩人通過對竹子的描寫,也間接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竹子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同時也凸顯了李賀的奇特才情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的個性和感性,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竹子的靜謐與生機,并從中領略到自然界的美麗與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