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 / 作者:翁元龍 |
一年簫鼓又疏鐘。
愛東風。
恨東風。
吹落燈花,移在杏梢紅。
玉靨翠鈿無半點,空濕透,繡羅弓。
燕魂鶯夢漸惺松。
月簾櫳。
影迷蒙。
催趁年華,都在艷歌中。
明日柳邊春意思,便不與,夜來同。
|
|
江城子解釋: 《江城子》
一年簫鼓又疏鐘,
愛東風,恨東風。
吹落燈花,移在杏梢紅。
玉靨翠鈿無半點,
空濕透,繡羅弓。
燕魂鶯夢漸惺松。
月簾櫳,影迷蒙。
催趁年華,都在艷歌中。
明日柳邊春意思,
便不與,夜來同。
中文譯文:
一年又一年,簫聲鼓點漸稀薄。
喜歡東風,又恨東風。
吹落了燈花,落在了紅杏枝上。
玉靨翠鈿未曾沾染一點塵,
卻被濕氣透透地沁濕,那繡羅的弓。
燕子的靈魂和黃鸝的夢漸漸被蒼松所驚動。
明月的簾櫳,影兒模糊朦朧。
催促時光,都在歡聲笑語之間。
明天在柳樹邊的春意已經有了跡象,
可卻不和我同享,夜晚過后再一起吧。
詩意和賞析:
《江城子》是宋代詩人翁元龍的作品,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節日的氣氛,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詩中的“簫鼓”和“鐘”暗指春天節日的熱鬧氛圍,但在時間的推移下,這些節日的聲響漸漸減弱,讓人感嘆時光流逝。對東風的喜愛和恨意則象征著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春光易逝的遺憾之情。
詩句中的“吹落燈花,移在杏梢紅”描繪了飄落的花瓣移動到杏花枝上的情景,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變幻。
詩人通過描寫“玉靨翠鈿”未沾染一點塵的形象,表達了對純潔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而“繡羅弓”則形象地描繪了濕氣滋潤下綢緞的光澤。
詩中的“燕魂鶯夢”以及“月簾櫳,影迷蒙”等句子,通過寫景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癡迷和漸漸逝去的感傷。
最后兩句“催趁年華,都在艷歌中。明日柳邊春意思,便不與,夜來同。”表達了對時光的緊迫感和渴望與人共享美好時光的愿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流暢的詞藻,描繪出了一個富有情感和思考的春日景象,透過詩人的眼睛呈現了對時光流轉和美好時光的短暫性的思考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