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故人 / 作者:鄭思肖 |
拍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漢覆空青。
江走游龍勢,山蟠睡虎形。
飄零毋感歡,天地亦浮萍。
|
|
別故人解釋: 《別故人》是宋代詩人鄭思肖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拍馬又登程,
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
秋漢覆空青。
江走游龍勢,
山蟠睡虎形。
飄零毋感歡,
天地亦浮萍。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作者自身的情感,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和無常的人生狀態。詩人在酣暢淋漓的旅行中,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但他的心境還未完全清醒。黎明時分,月亮逐漸消失,天空被秋天的星斗所覆蓋。江水奔流的勢頭像游動的巨龍,山巒蜿蜒如臥睡的虎形。詩人感慨自己的漂泊無定,不禁產生了對生活的無常和虛幻的感慨。
賞析:
《別故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詩人通過運用意象和比喻,將自然景物與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對生命的思考。
首先,詩人用"拍馬又登程"來描述自己踏上新的旅程,這一行動的動作感讓人感受到離別的緊迫感和無法挽回的決絕。接著,詩人以"余酣尚未醒"來形容自己仍未從旅途的興奮中醒來,暗示了他內心的不舍和情感的揮之不去。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描述自然景物來進一步烘托離別的情緒。"曙蟾消淡白"描繪了黎明時分月亮逐漸消失的景象,象征著離別的時刻臨近。"秋漢覆空青"則描繪了秋天夜空中繁星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人生無常的主題。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運用江水和山巒的比喻,表達了自己漂泊無常的心境。"江走游龍勢,山蟠睡虎形"形象地描繪了江水和山巒的形態,暗示了人生的變幻和無常。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比喻來寄托離別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生命的無常感到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