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剡溪竹紙三首 / 作者:曾幾 |
會稽竹箭東南美,研席之間見此君。
為間溪工底方法,殺青書字有前聞。
|
|
剡溪竹紙三首解釋: 《剡溪竹紙三首》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會稽竹箭東南美,
研席之間見此君。
為間溪工底方法,
殺青書字有前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剡溪竹紙的美麗和制作過程。會稽是指現今浙江紹興一帶,剡溪是指剡溪河,而竹箭則是指竹制的紙箭。詩人在研磨墨汁的過程中,看到了這種竹箭紙,感嘆它的美麗。他提到了剡溪竹紙的制作工藝和獨特之處,并稱贊其用于書寫的字跡清晰美觀。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剡溪竹紙的特點,展現了作者對這種紙張的贊美之情。詩人在研墨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這種竹箭紙,由于它的美麗和獨特,讓他深感驚嘆和欣賞。通過描寫紙張的制作工藝和字跡的質量,詩人表達了對剡溪竹紙的贊美之情。
剡溪竹紙是指以剡溪河流域的竹子為原料制作的紙張。剡溪地區的竹子質地堅韌,適合用來制作紙張。這種竹紙質地細膩,色澤潔白,紙質柔韌,透光性好,且具有較高的書寫性能。剡溪竹紙在宋代非常有名,被譽為上品紙,廣泛應用于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詩人曾幾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這種紙張的贊美和仰慕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紙張材質的重視。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當時的境界,感受到了他對剡溪竹紙的贊美和喜愛。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手工藝和傳統文化的敬仰和推崇。這首詩詞在表達作者對剡溪竹紙的情感的同時,也傳遞了對工匠精神和傳統技藝的尊重,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文化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