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剡溪竹紙三首 / 作者:曾幾 |
會稽竹箭東南美,化作經黃紙疊層。
舊日土毛無用處,剡中老卻一溪藤。
|
|
剡溪竹紙三首解釋: 詩詞:《剡溪竹紙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會稽竹箭東南美,
化作經黃紙疊層。
舊日土毛無用處,
剡中老卻一溪藤。
中文譯文:
會稽的竹箭東南方向非常美麗,
被加工成經黃色的紙張疊疊層層。
過去那些粗糙的土紙沒有任何用途,
而在剡中,老人們卻依然使用一種溪藤來制作紙張。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剡溪地區的竹紙制作過程和價值,以及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對比。詩人首先贊美了會稽地區竹箭的美麗,隨后描述了竹箭被加工成經黃紙的過程。他指出過去的土紙已經失去了用途,而在剡中地區,老人們仍然使用一種溪藤來制作紙張,這顯示了傳統制作紙張的堅持和延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竹紙的制作過程和地區特色。通過對比傳統與現代、粗糙與精細的紙張,詩人表達了對傳統技藝的尊重和對過去的回憶。詩中的剡溪地區可能是詩人所在的地方,他以此來展示該地區特有的竹紙制作技術和人們對傳統藝術的執著。此詩既揭示了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又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的重要性。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的詞句展現了一種文化傳統的價值,呼吁人們珍惜和傳承傳統技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