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老亭 / 作者:曾幾 |
華發累朝人,蒼髯幾時樹。
政恐郢斤尋,明堂要材具。
|
|
三老亭解釋: 《三老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華發累朝人,
蒼髯幾時樹。
政恐郢斤尋,
明堂要材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人的形象,他的頭發已經花白,經歷了多個朝代的更替。他的胡須已經長得蒼老,不知道是何時開始的。他擔心政治風云變幻,擔憂明堂(指朝廷)需要有才干的人來支撐。
賞析:
《三老亭》通過描寫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政治變遷的思考和憂慮。詩中的老人可以被視為一種象征,代表著歷經歲月滄桑的智慧和經驗。他的華發和蒼髯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使他擔憂。
詩中提到的“郢斤尋”是指一個尋找賢才的地方,表明了作者對政治體制的擔憂。他認為明堂(朝廷)需要有材具(才干出眾的人才)來支撐,才能保持政治的穩定和繁榮。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政治局勢的思考。通過描繪老人的形象和表達他的憂慮,詩詞傳達了一種對社會穩定和有才干的領導者的期望。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社會和政治的深刻關注,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一些人對政治局勢的憂慮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