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礬 / 作者:曾幾 |
青云葉底雪花繁,只與田家插髻鬟。
不枉涪翁初著句,能令大士久開顏。
|
|
山礬解釋: 《山礬》是宋代詩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云葉底雪花繁,
只與田家插髻鬟。
不枉涪翁初著句,
能令大士久開顏。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人物描寫為主題,通過描繪山中的石斛花和一個田家女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并借以寄托對心境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的石斛花為開篇,青云葉下盛開的雪花繁盛,展現(xiàn)了美麗的自然景觀。接著,詩人將視線聚焦在一個田家女子插著花髻的形象上,暗示了樸素而美好的鄉(xiāng)村生活。
詩中提到的“涪翁”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他是曾幾的文學前輩。詩人稱頌杜牧不枉初著詩句,即表達了對杜牧才華的敬佩和贊美。同時,通過這句話,詩人也在暗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境,希望能像杜牧一樣能夠用優(yōu)美的詩句帶給讀者愉悅和快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詩歌的力量和價值的思考。他認為優(yōu)美的詩句可以使大士(指高尚人士)長久地保持開朗的情緒和愉悅的面容。這里的大士可以理解為有修養(yǎng)、有追求的人,詩人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給這些人帶來美好的心情和啟發(fā)。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詩歌的追求。它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對讀者的美好祝愿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