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六日為叢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諸公 / 作者:曾幾 |
今日攜壺地,南池信杖行。
紅蕖爭入眼,白鷺最關情。
待得跳珠雨,來聽打葉聲。
菰蒲最深處,只欠小舟橫。
|
|
五月六日為叢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諸公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曾幾創作的《五月六日為叢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諸公》。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月六日為叢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諸公
今日攜壺地,南池信杖行。
紅蕖爭入眼,白鷺最關情。
待得跳珠雨,來聽打葉聲。
菰蒲最深處,只欠小舟橫。
譯文:
今天我帶著酒壺來到南池,走著我熟悉的小路。
紅蕖花爭相綻放,白鷺最引人注目。
等待著跳躍的雨滴,傾聽著落葉的聲音。
菰蒲生長的最深處,只缺一艘小船橫渡。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曾幾在五月六日到南池游玩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他帶著酒壺漫步在南池的小路上,欣賞著湖中盛開的紅蕖花,其中一朵朵紅蕖爭相綻放,美麗動人。然而,在這美景之中,作者最為關注的是優雅的白鷺,它們成為了他注意的焦點,引發了他的情感共鳴。
作者等待著雨水落下,期待著雨滴跳躍的聲音,同時也傾聽著樹葉被雨打的聲音,這些細微的聲音給他帶來了某種安慰和樂趣。最后,他提到了池塘最深處的菰蒲,暗示了那里是他最向往去探索的地方,只是缺少一艘小船橫渡,有一種渴望探索未知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南池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紅蕖花和白鷺,以及雨聲和菰蒲,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他的游覽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情感和體驗。
詩中的紅蕖花和白鷺成為主要的意象,紅蕖花象征著生機和美麗,而白鷺則象征著高雅和純潔。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意象的描繪,傳達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
此外,詩中的雨聲和菰蒲也增添了一種靜謐和神秘的氛圍。雨聲給人一種舒緩和寧靜的感覺,而菰蒲的描寫則暗示了作者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的欲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美和追求的情感,同時也傳遞了對探索未知和追尋更高境界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