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糟蟹 / 作者:曾幾 |
風味端宜配曲生,無腸公子藉糟成。
可憐不作空虛腹,尚想能為郭索行。
張翰莼鱸休發興,洞庭蝦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間五鼎烹。
|
|
糟蟹解釋: 《糟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糟蟹
風味端宜配曲生,
無腸公子藉糟成。
可憐不作空虛腹,
尚想能為郭索行。
張翰莼鱸休發興,
洞庭蝦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
不受人間五鼎烹。
中文譯文:
美味的蟹肉最適合與酒相搭配,
無腸的公子借助糟來變美食。
可憐那些空虛的胃,
卻渴望成為郭索行的饕餮之物。
張翰再美味的莼鱸也不發自興致,
洞庭湖的蝦蟹可忘卻所有情感。
君看,醉死卻是真正的奇事,
不會被放入人間的五鼎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美味的蟹肉,以及一些與食物和飲食文化相關的意象。詩中提到了一位公子,他將普通的蟹肉通過腌制成糟而變得美味可口,這展示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和創造力。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那些饑餓的人的同情,他們的胃是空虛的,渴望享受美味佳肴。詩人還提到了張翰,他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但即使面對美味的蟹肉和魚肉,也無法激發他的興趣。最后,詩人通過描述醉死這一奇事,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暗示人生的真正奇妙之處在于與享受美食和飲酒相伴的時刻,并表示醉死的人不會被放入五鼎鍋中,即不會成為傳世的名廚之作。
整首詩抒發了對美食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通過對食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以及對享受當下的呼喚。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食物的描述和隱喻,展示了詩人的思考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