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 / 作者:曾幾 |
客情厭楚卻思吳,白鷺汀洲政起予。
渴雨溪流妨進艇,得晴山路稱騎驢。
滿林霜著春相似,半嶺云橫雪不如。
匹馬四方男子事,饒陽況不是吾盧。
|
|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解釋: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內容:客情厭楚卻思吳,
白鷺汀洲政起予。
渴雨溪流妨進艇,
得晴山路稱騎驢。
滿林霜著春相似,
半嶺云橫雪不如。
匹馬四方男子事,
饒陽況不是吾盧。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曾幾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述了詩人離開了楚地,卻思念吳地。他站在汀洲上,看到了白鷺飛翔,心中涌起了政治志向。然而,渴雨使得溪流漲水,妨礙了行船的進程。當天晴時,他選擇走山路,騎著驢子前行。滿林的霜使得景色與春天相似,而半山的云卻橫在雪上,不如這樣的景色美麗。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四方奔波,處理男子間的事務,卻不能如愿以償,這里的饒陽可能指的是地名或特定的情境,不是詩人自己的姓氏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心境,展現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人以客情厭楚、思念吳地為開篇,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感嘆和思鄉之情。接著,他在汀洲上看到白鷺飛翔,心中涌起政治志向,展示了他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注。然而,渴雨導致溪流漲水,妨礙了行船的進程,這或許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追求理想時遇到了困難和阻礙。盡管如此,詩人依然選擇行走山路,騎著驢子前行,展現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未來的希望。最后,詩人以滿林的霜和半山的云雪作對比,表達了對美麗景色的追求和對現實景色的不滿,也暗示了他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詩的結尾,詩人抒發了對事務的憂慮和對現實的不滿,表達了他在四方奔波中的困惑和無奈。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抒發了詩人對故土的思念、對政治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示了他在紛繁世事中的矛盾心境和對未來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