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春恨) / 作者:魏夫人 |
別郎容易見郎難。
幾何般。
懶臨鸞。
憔悴容儀,陡覺縷衣寬。
門外紅梅將謝也,誰信道、不曾看。
曉妝樓上望長安。
怯輕寒。
莫憑闌。
嫌怕東風,吹恨上眉端。
為報歸期須及早,休誤妾、一春閑。
|
|
江城子(春恨)解釋: 這首詩詞《江城子(春恨)》是宋代魏夫人所作。下面給出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郎容易見郎難。
幾何般。
懶臨鸞。
憔悴容儀,陡覺縷衣寬。
門外紅梅將謝也,誰信道、不曾看。
曉妝樓上望長安。
怯輕寒。
莫憑闌。
嫌怕東風,吹恨上眉端。
為報歸期須及早,休誤妾、一春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與愛人分別的愁苦之情。詩中的女子感嘆別離之難,她希望能夠輕易地見到愛人,但卻發現這并不容易。她形容自己疲憊不堪,容貌憔悴,感覺衣衫變得寬松,暗示她的心情沉重。她看到門外的紅梅將要凋謝,但沒有人相信她的話,沒有人曾經看到過這一幕。清晨,她站在樓上望向長安城,怯懦地害怕著微寒的風,怕它吹起她的憂愁,讓她的眉頭緊鎖。為了能盡早報告愛人歸期,她請求別誤了她,這個春天她空閑無事。
賞析:
《江城子(春恨)》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女子別離時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女子面對分別的痛苦,她渴望與愛人相見,但卻發現見面并非易事,這種無奈和苦悶的心情通過“幾何般”的描寫得到了生動的表達。她的容貌憔悴,衣衫寬松,這些形象描繪出她內心的疲憊和無所依托的狀態。詩中的紅梅象征著愛情的凋謝和別離的不可避免,但卻沒有人相信她的感受,這增加了她的孤獨和無助感。詩的結尾,女子站在樓上眺望遠方,她害怕東風吹起她的憂愁,同時也表達了她對愛人歸期的期待和焦慮。整首詩透露出女子對愛人的深情厚意和對別離的痛苦,以及她對歸期的迫切期待,展現了宋代女性在愛情中的柔情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