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魏夫人 |
東風已綠瀛洲草。
畫樓簾卷清霜曉。
清絕比湖梅。
花開未滿枝。
長天音信斷。
又見南歸雁。
何處是離愁。
長安明月樓。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宋代文學家魏夫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已將瀛洲的草吹綠。
畫樓的簾子在清晨的霜里卷起。
清幽的比湖梅花。
花開的未曾滿枝。
漫長的天空中音信斷絕。
又見南歸的雁兒。
不知離愁在何方。
長安的明月照耀著樓閣。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離愁別緒為主題。詩人以東風吹綠瀛洲的草、清晨簾卷的霜、比湖梅花等圖景,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然而,花開未滿枝,天空音信斷絕,南歸的雁兒再次出現,詩人的心情卻難以得到寧靜。她憂愁的心境在長安的明月樓中得到映照,離愁的感觸更加深刻。
賞析:
《菩薩蠻》展現了宋代女性文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離愁的細膩描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通過東風、瀛洲草、清霜、比湖梅等形象,表現了春天的美好和寧靜。然而,詩人的心情并沒有因此得到舒緩,反而更加感受到了離愁的苦楚。
詩中的離愁情緒通過音信斷絕和雁歸的描寫得到深化。音信斷絕象征著詩人與他人的隔閡和分離,而南歸的雁兒則是詩人心中離愁的化身。詩人對離愁的追憶和思念使她的心情更加憂傷。
最后兩句“何處是離愁。長安明月樓。”以長安明月樓作為詩人思念之地的象征,暗示了詩人的孤獨和離愁之情。明月樓高處寂寥,與離愁相映成趣。
《菩薩蠻》以細膩的詞句描寫了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情感,表達了離愁的痛楚和孤獨,展現了宋代女性文人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被視為中國古代女性詩歌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