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妃曲二首 / 作者:曾鞏 |
蛾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自信無由污白玉,向人不肯用黃金。
一辭椒屋風塵遠,去托氈廬沙磧深。
漢姬尚自有妒色,胡女豈能無忌心。
直欲論情通漢地,獨能將恨寄胡琴。
但取當時能托意,不論何代有知音。
長安美人夸富貴,未央宮殿競光陰。
豈知泯泯沈煙霧,獨有明妃傳至今。
|
|
明妃曲二首解釋: 《明妃曲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妃曲二首》中文譯文:
蛾眉絕世不可尋,
能使花羞在上林。
自信無由污白玉,
向人不肯用黃金。
一辭椒屋風塵遠,
去托氈廬沙磧深。
漢姬尚自有妒色,
胡女豈能無忌心。
直欲論情通漢地,
獨能將恨寄胡琴。
但取當時能托意,
不論何代有知音。
詩意和賞析:
《明妃曲二首》以描寫明妃的形象為中心,抒發了詩人對明妃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寫明妃的美貌出眾,具有無與倫比的特點,使得花兒在上林也感到羞愧。她自信而高貴,不需要通過污染白玉或使用黃金來顯示自己的價值。
接下來的兩句寫詩人離開宮殿,遠離塵世,尋找明妃的足跡。他離開了華麗的椒屋,來到荒涼的氈廬和沙漠深處,表達了他對明妃的追思之情。他提到漢姬會因妒忌而心生嫉妒,暗示著明妃的地位和美貌勝過了當時的貴族婦女。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直欲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明妃,只有胡琴才能承載他的思念和痛苦。他希望明妃能理解他的愛慕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不論何時何地,能有知音理解他的心境。
整首詩通過對明妃的贊美和思念,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真摯情感的表達。同時也表達了對明妃的敬仰和對她傳世美名的瞻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