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二十五首 / 作者:張耒 |
江湖有潛鱗,頗厭沮澤陋。
朅來游滄溟,矯首觀宇宙。
是時三神山,忽隕巨鰲首。
奔波走仙圣,龍蜃紛格斗。
重淵沸日月,萬類錯昏晝。
掉尾歸去來,蓮巢以為友。
|
|
感遇二十五首解釋: 《感遇二十五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湖有潛鱗,頗厭沮澤陋。
江湖中有隱藏的巨龍,對于沮澤的狹窄和骯臟感到厭倦。
朅來游滄溟,矯首觀宇宙。
突然來到廣闊的大海,仰首觀賞宇宙的壯麗景象。
是時三神山,忽隕巨鰲首。
這時候,三座神山突然坍塌,巨龍的頭顱也隨之隕落。
奔波走仙圣,龍蜃紛格斗。
巨龍奔波追逐仙圣,與龍蜃紛紛展開激烈的格斗。
重淵沸日月,萬類錯昏晝。
深淵翻騰,日月失去光明,萬物陷入黑暗。
掉尾歸去來,蓮巢以為友。
巨龍搖擺著尾巴回歸,將蓮花當作自己的朋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巨龍在江湖中的遭遇,表達了對于狹窄、骯臟環(huán)境的厭倦,以及對于廣闊宇宙的向往。詩中的巨龍象征著追求卓越和自由的精神,而三座神山的坍塌和巨龍與龍蜃的格斗則象征著挑戰(zhàn)和困難。最后,巨龍選擇回歸,將蓮花當作朋友,表達了對于寧靜和友誼的向往。
整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象豐富的比喻,通過對巨龍的遭遇和選擇,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語言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