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二十五首 / 作者:張耒 |
周王仗黃鉞,自謂將天威。
孤竹兩君子,采薇旁笑之。
豈徒驚世俗,趨死乃如歸。
周衰楚蒙吏,快辯多文詞。
高言毀二子,至與盜跖齊。
夷齊固齊圣,于道豈無知。
輕身立世教,爭奪尚如斯。
|
|
感遇二十五首解釋: 《感遇二十五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周王仗黃鉞,自謂將天威。
孤竹兩君子,采薇旁笑之。
豈徒驚世俗,趨死乃如歸。
周衰楚蒙吏,快辯多文詞。
高言毀二子,至與盜跖齊。
夷齊固齊圣,于道豈無知。
輕身立世教,爭奪尚如斯。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周王仗著黃鉞,自稱擁有天威的形象,與兩位孤立無援的君子相對比,表達了對權勢者自負和傲慢的批評。詩人認為這些權勢者只是驚擾了世俗,而對于死亡卻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們雖然善于辯論和文辭,但卻是衰落的周朝和被楚國蒙蔽的官吏。他們高談闊論卻毀謗了兩位賢人,與盜跖這樣的惡人相提并論。夷齊雖然是固守齊圣之道的國家,但他們對于真正的道義卻一無所知。詩人認為這些權勢者輕視自身的身份,卻爭奪世俗的名利,這種行為是多么可笑。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權勢者與君子的形象,表達了對于權勢者自負和傲慢的批評。詩人通過對周王的形象描繪,暗示了權勢者的虛妄和自大。與之相對比的是兩位孤立無援的君子,他們在采薇的旁邊嘲笑權勢者的行為。詩人通過對權勢者的批評,表達了對于世俗追逐名利的嘲諷和對真正道義的追求的呼喚。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權勢者的不屑和對真正道義的追求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