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昌雜詠五首 / 作者:張耒 |
東望川原拱別都,漢唐冠蓋已兵墟。
地橫嵩少雄中夏,天險轘轅困萬夫。
宮殿荒涼興廢恨,山河慘淡戰爭余。
登臨不見淮南道,只有風塵滿客裾。
|
|
福昌雜詠五首解釋: 《福昌雜詠五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象,通過對福昌地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憂慮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望川原拱別都,
朝代的榮耀已經成為廢墟。
地橫嵩少雄中夏,
這片土地曾經是中原的中心,
如今卻被戰亂所困擾。
天險轘轅困萬夫,
守衛邊疆的城池已經孤立無援,
無數勇士被困其中。
宮殿荒涼興廢恨,
昔日的宮殿如今已經荒廢,
興盛與衰敗的變遷令人痛心。
山河慘淡戰爭余,
山河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只剩下戰爭的殘余。
登臨不見淮南道,
站在高處眺望,卻看不到淮南的道路,
只有風塵彌漫、滿目瘡痍。
這首詩詞通過對福昌地區的描寫,展現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和社會動蕩所帶來的苦難。作者以凄涼的筆觸描繪了曾經輝煌的都城如今的廢墟,表達了對戰亂和動蕩時期的憂慮和痛心。詩中的景象揭示了戰爭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秩序的摧毀,以及對山河和宮殿的傷害。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站在高處眺望,卻只能看到風塵滿目的景象,暗示了社會動蕩給人們帶來的困境和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凄涼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傳達了作者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憂慮和痛心,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它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描繪景象和抒發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慮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