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厭雨四首 / 作者:張耒 |
霖霪望晴病望汗,里巷呻吟夜達(dá)旦。
風(fēng)清日出未敢喜,天公高居龍魚悍。
夜聲翻盆晝綆縻,百川失性皆上馳。
乾坤震蕩動植悲,誰居無事為此嬉。
|
|
厭雨四首解釋: 《厭雨四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霖霪望晴病望汗,
里巷呻吟夜達(dá)旦。
風(fēng)清日出未敢喜,
天公高居龍魚悍。
夜聲翻盆晝綆縻,
百川失性皆上馳。
乾坤震蕩動植悲,
誰居無事為此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連綿不斷的雨水的厭倦之情。他期望雨停,渴望晴天,但雨水卻不斷地降落,使得人們在夜晚不得安寧,呻吟不已,直到天亮。盡管風(fēng)清日出,但作者并不敢喜悅,因為天公(指上天的神靈)高高在上,像龍和魚一樣威猛。夜晚的聲音持續(xù)不斷,白天的光線也被雨水所束縛,河流失去了原本的寧靜,奔騰而上。整個天地都在震蕩動蕩,植物也感到悲傷,而沒有人能夠無事而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dá)了作者對雨水的厭倦和對晴天的渴望。通過描繪夜晚的呻吟和白天的不安寧,作者傳達(dá)了自己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受。詩中的天公象征著無法控制的力量,與人們的渺小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dá)了對生活的煩惱和對命運(yùn)的無奈。整首詩詞以悲涼的氛圍貫穿始終,展現(xiàn)了作者對逆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