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厭雨四首 / 作者:張耒 |
朝雨沒田夜崩屋,下民何罪罹此毒。
天公行雨須命龍,那知人欲食龍肉。
玄云幕天不可決,日烏戢翼愁陽谷。
區區昏墊未足憂,當念波濤翻地軸。
|
|
厭雨四首解釋: 《厭雨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雨沒田夜崩屋,
下民何罪罹此毒。
天公行雨須命龍,
那知人欲食龍肉。
玄云幕天不可決,
日烏戢翼愁陽谷。
區區昏墊未足憂,
當念波濤翻地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雨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連綿不斷的雨水所帶來的困擾和痛苦的感受。詩中通過描寫田地被雨水淹沒、房屋倒塌,以及人們因此而受苦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對天命的質疑。詩人提到了龍肉,暗示了人們在困境中的求生欲望,但也反映出人性的貪婪和對權力的追逐。最后幾句表達了天空被烏云遮蔽,陽谷失去陽光的愁悶,以及人們面對困境時的無助和憂慮。
賞析:
《厭雨四首》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雨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災害和人性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困境和苦難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田地被雨水淹沒和房屋倒塌的景象與人們的苦難聯系在一起,突出了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的無助和無辜。詩人通過提到龍肉,暗示了人們在困境中的求生欲望,但也揭示了人性的貪婪和對權力的追逐。最后幾句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天空被烏云遮蔽和陽谷失去陽光的愁悶,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憂愁氛圍。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性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困境和苦難的思考,展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思索和對生活的痛苦體驗的抒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