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谷州故城 / 作者:張耒 |
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
春蕪滿野牛羊散,秋稼連云雉兔驕。
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
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
|
|
登谷州故城解釋: 《登谷州故城》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古城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
春蕪滿野牛羊散,秋稼連云雉兔驕。
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
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古城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墻、堡壘的破敗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控扼兵屯事已遼,傾敧遺堞隱蓬蒿”描繪了城墻的破損和荒蕪景象。這里的“控扼兵屯”指的是城市的重要軍事要地,而現在已經荒廢不堪。城墻傾斜,堡壘已經被草木所掩蓋,顯示出城市的衰敗和荒涼。
接著,詩中描述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象。春天的“春蕪滿野牛羊散”表明草木叢生,野牛和羊群在野外自由地散步。秋天的“秋稼連云雉兔驕”則描繪了豐收的季節,稻谷連綿不斷,野雞和兔子也變得傲慢自豪。這些景象與城市的荒涼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城市中的斷碑和殘燒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歷史的消逝和人事的無常。詩中的“苔臥斷碑昏故刻,雨飄殘◇帶余燒”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模糊。人們對于興盛和衰敗的判斷往往是主觀的,無法預測未來的興衰。最后兩句“人間興廢知何極,莫謂荊榛便寂寥”則呼喚人們不要妄下結論,因為人世間的興衰變化無常,即使是看似荒蕪的地方也可能隱藏著無限的可能。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座古城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景象和意象與人們對于歷史和人事的認知形成了對比,呼喚人們對于興衰變化保持謙遜和開放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