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 / 作者:張耒 |
將軍戈甲從天下,丞相旌旗匝地來。
堪笑怒螳猶強臂,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顧山東逆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段碑何處臥蒼苔。
|
|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解釋: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軍戈甲從天下,
丞相旌旗匝地來。
堪笑怒螳猶強臂,
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
指顧山東逆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
段碑何處臥蒼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吳李事的感慨。詩中提到將軍和丞相,象征著權力和權威。將軍的戈甲從天下,丞相的旌旗遍布大地,顯示了他們的威風和權勢。然而,作者認為這些權勢并不可怕,因為他們只是像怒螳一樣的強臂,不知道蟄伏的人民即將爆發(fā)的力量,就像驚雷一樣。作者咄嗟(感嘆)武相深受冤屈,指責山東的逆境,意味著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的不滿。最后兩句提到吏部聲名千古在,段碑臥蒼苔,暗示了作者對廉潔官員的贊賞和對歷史名人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將軍、丞相和吏部的描繪,展現(xiàn)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現(xiàn)狀的思考和對社會風氣的批評。作者以咄嗟之詞表達了自己對武相受冤屈的同情和對山東逆境的指責,同時也表達了對廉潔官員和歷史名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通過對權力和社會現(xiàn)象的揭示,反映了作者對社會正義和廉潔政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