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擬古九首 / 作者:蘇軾 |
馮冼古烈婦,翁媼國于茲。
策勛梁武后,開府隋文時。
三世更險易,一心無磷緇。
錦繖平積亂,犀渠破余疑。
廟貌空復存,碑版漫無辭。
我欲作銘志,慰此父老思。
遺民不可問,僂句莫予欺。
犦牲菌雞卜,我當一訪之。
銅鼓壺盧笙,歌此送迎詩。
|
|
和陶擬古九首解釋:
《和陶擬古九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馮冼是古代的烈婦,翁媼國家的支撐。她為梁武后謀劃功勛,又為隋文開府。三世更迭的時局變化,一心無私的她沒有畏懼。美麗的錦繖被攤平了,犀渠被破壞了,但還存在著她廟宇的容貌,碑版上沒有了文字。我想要寫下紀念的志銘,安慰這些父老的思念。遺民們不能再問我,我也不能再欺騙他們。我要去尋找被遺忘的犦牲和菌雞,進行卜卦。銅鼓、壺盧、笙歌,唱出這送迎之時的詩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景象,通過描述馮冼和翁媼這兩位女性在歷史上的貢獻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表達了對過去偉大人物的敬仰和對遺民思念的關懷之情。詩人蘇軾希望通過寫作紀念的志銘,安慰那些思念過去偉人的老年人。他還表示不再欺騙遺民們,決心去尋找被遺忘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最后,他以銅鼓、壺盧、笙歌等形象描繪了送迎之時的熱鬧場景,表達了對歷史的贊頌和對未來的期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位古代烈婦和她在歷史中的重要角色,展示了蘇軾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思考。詩中的馮冼和翁媼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女性,她們的堅韌和無私精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蘇軾通過描述她們的事跡,表達了對歷史的贊美和對遺民的關懷。
詩中還展示了蘇軾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他提到廟宇的容貌和碑版上空無一字,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遺失。然而,他并不滿足于這種遺忘,決心去尋找被遺忘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以保護和傳承。這體現(xiàn)了蘇軾對歷史遺產的重視和對傳統(tǒng)價值的珍視。
最后的銅鼓、壺盧、笙歌等形象描繪了送迎之時的熱鬧場景,給整首詩詞增添了情感和生動感。這些形象也象征著希望和期許,表達了對未來的向往和美好的展望。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歷史人物和歷史景象,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對遺民的關懷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保護的思考。同時,它也展示了詩人蘇軾對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的展望。這首詩詞在情感上豐富細膩,意境深遠,展現(xiàn)了蘇軾獨特的文學才華和對歷史人物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