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仙歌(壽稼軒) / 作者:楊炎正 |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
曾對金樽伴芳草。
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會老。
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
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
|
洞仙歌(壽稼軒)解釋: 《洞仙歌(壽稼軒)》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炎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仙歌(壽稼軒)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
曾對金樽伴芳草。
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
誰信東君會老。
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
買斷風光鎮長好。
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
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煙,
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中文譯文:
來到湖畔美麗之地,仿佛置身真正的蓬萊仙島。
曾與金樽共飲芳草之間。
看見桃花飄落水面,別有一種春風,笙歌之中,
誰相信東君也會變老。
功名榮譽都不再問,總是仙人的境界,
放棄了名利,安守風光之地。
如今只需經國之手,偷閑于袖中,
天地不再干涉,何必再去關心河山之事。
只待容貌取勝,精神上超越云霄,
卻又迅速購買扁舟,歸來已是黃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追求自由自在、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詩人以湖畔美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景象,令人如置身于蓬萊仙島。他回憶起過去與朋友們共飲芳草之間的歡樂時光,感嘆桃花飄落水面的美景,暗示了人生的短暫與流轉。
詩中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認為這些都不再重要,真正的境界是成為一個仙人般的存在。詩人放棄了名利,選擇在風光秀麗的地方安住,寧靜自在。他認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再被天地所干擾,不再關心世事紛擾。
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自身修養的追求,希望通過精神上的超越來實現自我價值。他將外貌與精神相對照,認為內在的修養更為重要。然而,由于時光匆匆,他不得不迅速購買扁舟,意味著他將離開這片寧靜的風景,返回現實生活。
整首詩以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詩中用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和意象,營造出一種超然脫俗的仙境氛圍,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這首詩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追求內心自在與超越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