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坡八首 / 作者:蘇軾 |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
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
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
但聞畦隴間,蚱蜢如風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
行當知此味,口腹吾已許。
|
|
東坡八首解釋:
《東坡八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
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
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
但聞畦隴間,蚱蜢如風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
行當知此味,口腹吾已許。
詩意:
這首詩詞以種植稻谷為主題,描繪了從清明前開始到秋季豐收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農田勞作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期待。通過描寫農田中的各種景象和農事活動,詩中展現了蘇軾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對農耕生活的熱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農田的場景和種植稻谷的過程,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等,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田的生機和豐收的喜悅。
詩中還通過對農田中的蚱蜢、秋霜、新舂甑等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農耕生活的真實情景,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農田的生活氣息。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長期以來從農田中獲得的食物的感激之情,體現了對樸素生活的珍視和滿足。
整首詩詞以平實、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農田勞動和豐收的贊美,展現了蘇軾對自然和人民生活的關懷和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