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坡八首 / 作者:蘇軾 |
良農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麥庶可望。
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蒼蒼。
農父告我言,勿使苗葉昌。
君欲富餅餌,要須縱牛羊。
再拜謝苦言,得飽不敢忘。
|
|
東坡八首解釋:
《東坡八首》是蘇軾的作品之一,表達了對農民的贊頌和對農業勞動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坡八首》
良農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麥庶可望。
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蒼蒼。
農父告我言,勿使苗葉昌。
君欲富餅餌,要須縱牛羊。
再拜謝苦言,得飽不敢忘。
中文譯文:
優秀的農民珍惜土地的力量,慶幸這十年的荒年。
桑和柘樹還沒有長成,一片麥田卻給人以希望。
剛投下種子還不到一個月,土塊已經蒼蒼。
農父告訴我,不要讓幼苗太過茂盛。
如果你想要豐富的飯食,就必須養牛羊。
再次向農父鞠躬道謝,因為我得到了飽食,不敢忘記這份苦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農民和農業為主題,表現了蘇軾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頌和對農業生產的思考。詩中,蘇軾稱贊優秀的農民珍惜土地的力量,慶幸過去十年的荒年,這表明農民對土地的珍視和耕作的努力。他提到桑和柘樹還未成熟,但是一片麥田已經給人希望,暗示未來收獲的豐盈。接著,蘇軾描述了投種不久,土塊已經蒼蒼的景象,這體現了農田的浩渺和種子的生機。農父告訴蘇軾不要讓苗葉過于茂盛,這是對農業生產的一種經驗和教誨。
在詩的最后兩句,蘇軾提到如果想要豐富的飯食,就需要養牛羊,這是對農業生產多樣性和農民勞動的再次肯定。最后,蘇軾再次向農父鞠躬致謝,因為他得到了飽食,不敢忘記農父的苦口婆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農業生產的艱辛,表達了對農民的贊美和對農業的思考。通過對農業生產的描寫,詩中體現了農民勤勞、珍視土地和順應自然的精神,展示了農業對社會穩定和個人生活的重要性。這首詩詞既是對農民的贊美,也是對農業生產的思考和反思,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