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 作者:蘇軾 |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解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放生魚鱉逐人來,
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
風船解與月徘徊。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軾在望湖樓醉書時的景象。詩中描繪了一幅湖畔夏日的畫面,以及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湖畔的美景,展現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先,詩的開頭寫道:“放生魚鱉逐人來”,表達了湖中的魚鱉自由自在地游弋,讓人感到一種生機勃勃的氛圍。接著寫到“無主荷花到處開”,描繪了湖面上無數盛開的荷花,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這兩句詩描繪了湖畔的景色,營造出一個自然和諧的氛圍。
接著,蘇軾寫道:“水枕能令山俯仰”,這句詩以水的視角描繪了山的景象。湖水像枕頭一樣,使得山巒在水中顯得更加起伏有致,給人以變幻莫測的感覺。這種寫法不僅表現了蘇軾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還把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聯系在一起。
最后一句詩“風船解與月徘徊”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閑適和自由。風船在湖面上隨風漂浮,而月亮則在天空中徘徊,給人一種游離自在、超脫塵世的感覺。這句詩意味深遠,暗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傳達了蘇軾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湖水、山巒、荷花、魚鱉等元素,展現了自然的獨立與自由,與人類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同時,詩人以自然景色為比喻,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索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和對自然、人生的感悟。它喚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人生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