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 作者:蘇軾 |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擊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解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烏菱白芡不論錢,
亂擊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
滯留江海得加餐。
詩意:
這首詩詞以蘇軾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酒時所寫,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蘇軾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烏菱和白芡這兩種水生植物,表達了他對物質財富的漠視態度。他認為這些東西并不重要,只是浮華世界的繁雜瑣事。他使用了“亂擊”來形容這些植物,暗示了紛繁復雜的世界,以及他對其中喧囂紛擾的態度。
然后,蘇軾回憶起他曾經參觀過的靈觀,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使他感到寧靜和寬慰。這個靈觀可能象征著精神世界或內心的自由。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他感到自己陷入了困境,無法逃離。他使用了“滯留江海”一詞來表達對于自己被世俗所束縛的無奈之感。
最后一句“得加餐”表明他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仍然能夠獲得一些追求和滿足,盡管是有限的。這句話可以被理解為對于在現實生活中尋求片刻安寧和滿足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看法。他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刻畫了繁雜紛擾的世界和自己在其中的困頓。他對物質財富的不重視,以及對內心追求寧靜與自由的渴望都體現了他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世界的反思。整首詩詞充滿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探索,以及對現實與理想之間沖突的思考。它表達了一個文人士人在紛繁世俗中的矛盾心境,同時也是蘇軾自身對于人生哲學的思考和抒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