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 / 作者:洪咨夔 |
青女籠晴試小春,門前沙路凈無塵。
平洲水竹因依好,白鷺飛來不避人。
|
|
又和解釋: 《又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青女籠晴試小春,
門前沙路凈無塵。
平洲水竹因依好,
白鷺飛來不避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優(yōu)美的景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美好的向往和贊美。詩中的青女是指年輕的女子,她籠晴試小春,意味著她在這個明媚的春天里,借助籠子將晴朗的天空囚禁,試圖捕捉春天的美麗。門前的沙路凈無塵,說明這是一個幽靜的地方,沒有塵埃的痕跡,給人一種清凈的感覺。平洲的水和竹因為它們相互依偎、相互映襯而顯得更加美麗。而白鷺飛來時,不會避開人的存在,顯示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刻畫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畫面。通過描繪青女籠晴試小春、門前沙路凈無塵、平洲水竹因依好以及白鷺不避人的情景,詩人展示了一種寧靜、和諧的自然狀態(tài)。詩中的景物與人物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面,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詩人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中的平淡而美麗的細節(jié),詩人傳達了一種對寧靜、恬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以平和的語氣和簡潔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理解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傳遞了一種對自然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清新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洪咨夔對自然美和寧靜生活的追求,給人以心靈上的寧靜和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