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 / 作者:洪咨夔 |
風裹行云不自由,低眉重整玉搔頭。
桃根縱有飛花渡,燕子寧無接翅樓。
|
|
又和解釋: 《又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裹行云不自由,
低眉重整玉搔頭。
桃根縱有飛花渡,
燕子寧無接翅樓。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風、云、桃花、燕子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局限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首句“風裹行云不自由”,通過風裹著行云的形象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渴望。行云在風的掌控下,失去了自由自在的飄逸狀態,與詩人內心的追求相呼應。
接著,“低眉重整玉搔頭”,這句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現實的無可奈何。低眉重整玉搔頭意味著詩人將自己的頭發重新梳理整齊,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試圖通過整理自己的外表來調整內心的不自由。
第三句“桃根縱有飛花渡”,以桃花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超越現實的局限,追求更高更自由的境界。
最后一句“燕子寧無接翅樓”,通過燕子無法落腳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中種種束縛和限制的感嘆。燕子是自由的象征,但它卻找不到可以停歇的地方。這種情景象征著詩人內心對于自由無處寄托的無奈和困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局限的感嘆。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喚起讀者對于自由與束縛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由境界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