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 / 作者:洪咨夔 |
往來魚虎澗流淺,出沒鼠狼庭草荒。
宅近市傍人不到,獨迎西日上東墻。
|
|
又和解釋: 《又和》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往來魚虎澗流淺,
出沒鼠狼庭草荒。
宅近市傍人不到,
獨迎西日上東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宅院的景象。詩人描述了宅院附近的景色和氛圍,通過描繪澗流淺淺、庭草荒蕪、鼠狼出沒等畫面,表現出宅院周圍的荒涼景象。詩人還表達了自己獨自面對西邊的夕陽,觀賞東墻上的夕陽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荒涼的宅院景象,以及詩人獨自欣賞夕陽的情景。通過描述往來的魚和虎,出沒的鼠和狼,以及庭院中草木的荒蕪,詩人營造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這種荒涼景象與詩人獨自迎接西邊夕陽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人獨自站在宅院的東墻上,迎接著西邊的夕陽。這種情景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寥。宅院的位置靠近市區,但沒有人到訪,這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詩人以獨處迎接夕陽的方式,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寂寞的接受。這種情感與宋代文人的隱逸情懷和對自然的贊美有關。
整首詩以簡潔、凄涼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寥宅院的景象,通過對荒涼景象和詩人獨處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孤獨、寂寥的情感。這種情感在宋代文學中常見,體現了文人士人對自然的傾慕和對人生的思考。《又和》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意境,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凄涼的宅院場景,喚起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