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李貫之郎中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天定何能待,西風杳去槎。
斯人嗟已矣,吾道信非耶。
石泐名猶在,江空恨更賒。
濂溪應配食,杯水薦寒花。
|
|
挽李貫之郎中二首解釋: 《挽李貫之郎中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定何能待,
西風杳去槎。
斯人嗟已矣,
吾道信非耶。
石泐名猶在,
江空恨更賒。
濂溪應配食,
杯水薦寒花。
中文譯文:
天命定好了又能怎樣等待,
西風漸漸吹散了船舷上的煙霧。
這個人已經嘆息離去了,
我的道路可信度是否有所懷疑呢?
他的名字依然在人們口中傳揚,
而江水空留下我更深的遺憾。
濂溪應該與他共進美食,
我只能用一杯水來供奉寒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洪咨夔挽詞,表達了對已逝的李貫之郎中(指官職)的哀悼之情。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天命無法改變的無奈和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節以“天定何能待”開篇,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的無奈。他意識到無法改變天定的事實,因此感到無奈和失望。西風漸去,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船舷上的煙霧也隨之散去,暗示著逝者的離去。
第二節中,“斯人嗟已矣,吾道信非耶”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嘆息朋友已經離去,同時也開始懷疑自己所追求的道路是否正確。
第三節中,“石泐名猶在,江空恨更賒”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遺憾。逝者的名字仍然在人們口中傳頌,但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使詩人感到悲傷和無奈。詩人感嘆江水空留下他更深的遺憾,暗示著逝去的時光不可挽回。
最后一節中,“濂溪應配食,杯水薦寒花”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希望逝者能在濂溪(可能是指濂溪書院)享受美食,而他只能用一杯水來向逝者供奉寒花,這是詩人對友誼的虔誠表達。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命運的無奈。通過對逝者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情感表達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