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孫謙伯二首 / 作者:洪咨夔 |
文妙生花筆,名成喚雪書。
處家貧似富,應物密如疏。
薦墨交黃綬,榮光照板輿。
出門車折軸,天理竟何如。
|
|
挽孫謙伯二首解釋: 《挽孫謙伯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文妙生花筆,
名成喚雪書。
處家貧似富,
應物密如疏。
薦墨交黃綬,
榮光照板輿。
出門車折軸,
天理竟何如。
第二首:
才子今已逝,
才名自有馀。
風流騷客盡,
天下忽歸徒。
一篇無用文,
萬古騷人愚。
歸去復何處,
空馀青樓舞。
詩意:
這首詩詞是洪咨夔寫給孫謙伯的挽詩,共分為兩首。第一首詩描繪了孫謙伯文才出眾、字跡如花,名聲遠播,他雖然家境貧寒,卻能以深入細致的態(tài)度應物,妙筆生輝。他的才華得到了黃綬(官員品級的一種綬帶)的賞識,光彩照耀著他的官職。然而,當他出門時,車軸卻折斷了,這使洪咨夔感到疑惑,對天理有所質(zhì)問。
第二首詩是對孫謙伯逝去的致哀。詩人稱贊孫謙伯是一位才子,雖然他已經(jīng)離世,但他的才名卻留存至今。然而,詩人感嘆風流騷客們的才華紛紛消逝,世間名流的輝煌轉(zhuǎn)瞬即逝。一篇篇華美卻無實用價值的文學作品,使千古以來的才子們顯得愚昧。詩人問道,孫謙伯歸去之后去了哪里?只剩下空空的青樓舞蹈。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給孫謙伯的挽詩形式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美和哀思。第一首詩通過對孫謙伯才名和生活境況的描繪,展現(xiàn)了他的才華和應對現(xiàn)實困境的能力。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天理的疑問,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預測性。
第二首詩則是對孫謙伯逝世的反思。詩人在稱贊孫謙伯才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騷客們及其作品的批評。詩人感嘆才子們的輝煌往往只是短暫的,而他們的作品往往缺乏實用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孫謙伯的思念和對人生的迷茫,青樓舞蹈象征著虛華和浮躁的世俗歡愉。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孫謙伯和其他才子們的命運和作品的反思,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它展現(xiàn)了才子的輝煌與消逝、名利與虛華之間的矛盾,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