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麗人行 / 作者:蘇軾 |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初破睡。
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
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
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后看。
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
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傷春啼。
|
|
續麗人行解釋:
《續麗人行》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作者看到一幅李仲謀家的周昉畫作的背面,觸發了他的思考和創作靈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深宮無人春日長,
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
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
前立東風初破睡。
若教回首卻嫣然,
陽城下蔡俱風靡。
杜陵饑客眼長寒,
蹇驢破帽隨金鞍。
隔花臨水時一見,
只許腰肢背后看。
心醉歸來茅屋底,
方信人間有西子。
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
何曾背面傷春啼。
詩意:
《續麗人行》一詩以描繪春日深宮的情景為開端,敘述了深宮中花香襲人,卻沒有美人的身影。接著,詩人描述了美人起床后的場景,她輕輕梳洗,卻只有燕子的舞蹈和黃鶯的啼鳴作伴。詩人觸景生情,聯想到一幅畫作,畫工在東風吹拂下剛剛開始勾勒出無盡的意境。若美人回首一笑,陽城和下蔡的人們都會為之瘋狂。
接下來,詩人轉換了景象,描述了杜陵的饑民,他們的目光黯淡而寒冷,他們坐在破舊的驢車上,帶著破帽,跟隨著金鞍。在隔著花叢和水池時,他們只能遠遠地看到美人的腰肢和背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陶醉于自己歸來的茅屋之中,并相信人間確實存在著像西子一樣的美人。詩人以此來反問讀者,難道你沒有見過孟光那樣舉案和眉毛齊平的人嗎?他們怎么可能傷害到春天,傷害到美人的神情?
賞析:
《續麗人行》一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展現了他對美人、春天和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詩中通過對深宮和美人的描繪,展示了宮廷中的虛幻和無奈,美麗的事物也無法填補心靈的空虛。而畫工的勾勒則象征了藝術家的無盡創作欲望和追求,東風的吹拂代表著新的開始。詩人通過對饑民的描寫,對社會底層的苦難和不公表示了關注和思考。最后,詩人回到自己的茅屋,通過對西子的美人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對真實存在的信仰。
整首詩以對比和反問的手法展開,通過對美人、藝術和社會底層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對比和思考。詩中融入了蘇軾常用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花香、燕舞、黃鶯的啼鳴等,以及對美人的描繪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展現了他對人間美好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深宮、美人、藝術和社會底層的描繪,以及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對比,展現了蘇軾對美的追求、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以及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思考。同時,通過反問的手法,詩人提醒讀者要細致觀察和思考,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而要關注內在的美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