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 作者:蘇軾 |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且子不見夫日乎,其旦如盤,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豈三日也哉。
茍知夫境之為八也,則凡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之異,坐作、行立、哀樂、喜怒之變,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勝數者矣,豈特八乎。
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則夫四海之外,詼詭譎怪,《禹貢》之所書,鄒衍之所談,相如之所賦,雖至千萬未有不一者也。
后之君子,必將有感于斯焉。
乃作詩八章,題之圖上。
坐看奔湍繞石樓,使君高會百無憂。
三犀竊鄙秦太守,八詠聊同沈隱侯。
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臺前暮靄寒。
倦客登臨無限思,孤云落日是長安。
白鵲樓前翠作堆,縈云嶺路若為開。
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
朱樓深處日微明,皂蓋歸時酒半醒。
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蟑繞螺亭。
使君那暇日參禪,一望叢林一悵然。
成佛莫教靈運后,著鞭従使祖生先。
卻従塵外望塵中,無限樓臺煙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
煙云縹緲郁孤臺,積翠浮空雨半開。
想見之罘觀海市,絳宮明滅是蓬萊。
回峰亂嶂郁參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
|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解釋: 《南康八環境圖》的人,太守孔您所寫的,你既作石城,就在城墻上樓觀臺榭的所見而作這種辦法。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的參差不齊,下章進貢的奔流,煙云出沒,草木繁茂美麗,房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看這圖啊,可以用茫然而思,燦爛地笑著,嘅嘆息了。
我說:這是南康的一境界,什么跟隨而八嗎?自己所觀察的現象。
而且你不見那太陽呢,這個早晨像盤,其中如珠,那天晚上如破璧,這三天呢。
如果知道那境的是八點,那么,凡是寒暑、早晚、雨旸、昏暗的不同,起坐、站立或行走、哀樂、喜怒哀樂的變化,連接在我的眼睛而感在我的心的人,有不計其數的人了,豈止八嗎。
如果知道那八的由一個的,那么四海之外,詼諧詭詐怪異,《禹貢》的書,鄒衍的所談,相如的所作,雖然到千萬沒有不一致的地方。
后來的君子,在這里一定要有感。
于是作詩八章,題的地圖上。
坐看奔騰的急流繞過石樓,讓你聚會百無憂。
三犀牛偷我秦國太守,八詠聊同沈隱侯。
濤頭寂寞打城返回,章貢臺前暮霧寒。
倦客登臨無限思考,孤云落天是長安。
白鵲樓前翠作堆,圍繞云嶺路像是開。
所以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方來信。
朱樓深處天微微亮,這是回來的時候喝半醒。
傍晚打漁砍柴人了,碧溪青蟑繞螺亭。
使你那時間參考禪,一看到叢林一惆悵。
成佛沒有教導靈運后,在鞭從讓祖生先。
拒絕服從塵世之外不明不白中,無限樓臺煙雨蒙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部,只是不久我塔認西東。
煙云縹緲郁孤臺,積翠浮在空中降半開。
想象之罘看到的海門市,絳宮明滅亡是蓬萊。
回峰亂嶂郁參差不齊,云外高人世得知道。
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