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令(馮翊送信道舅先歸桐宮) / 作者:趙鼎 |
魂消目斷關山路。
曾送雕鞍去。
而今留滯古陪京,還是一尊芳酒、送君行。
吾廬好在條山曲。
三徑應蕪沒。
誅茅為我補東籬。
會待新春殘臘、也來歸。
|
|
虞美人令(馮翊送信道舅先歸桐宮)解釋: 《虞美人令(馮翊送信道舅先歸桐宮)》是宋代趙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魂消目斷關山路,
曾送雕鞍去。
而今留滯古陪京,
還是一尊芳酒、送君行。
吾廬好在條山曲,
三徑應蕪沒。
誅茅為我補東籬,
會待新春殘臘、也來歸。
中文譯文:
心靈消瘦,目光難及遠山之路,
曾經送別過懸掛雕鞍的人。
如今留滯在古老的京城中,
仍然為你準備一壺芬芳的美酒,送你啟程。
我的小屋好在條山的彎曲處,
三條小徑可能已經被荒草覆蓋。
為了我,將茅草剪除修補東邊的籬笆,
等待著新春殘冬時節,你也會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馮翊送信給道舅先歸桐宮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親友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歸鄉的期盼。
詩的前兩句寫道,詩人的心靈蒼白瘦弱,目光無法穿越遠山之路,這是因為他曾經送別過親友,心有牽掛。"雕鞍"指的是華麗的馬鞍,表達了離別時的華麗場面。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詩人留在了古老的京城中,感到無所適從。然而,他仍然希望送別的人能夠喝到他準備的美酒,以表達對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寫道他的住所位于條山的彎曲處,三條小徑可能已經被荒草覆蓋。為了迎接歸鄉的人,詩人剪除茅草,修補東邊的籬笆。最后,他期待在新春殘冬的時候,親友能夠歸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和思念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歸鄉和團聚的渴望。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自然意象增添了詩詞的美感和意境,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