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飲獨樂見山臺坐中作) / 作者:趙鼎 |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
先生跨鶴何處,窈窕白云間。
采藥當年三徑,只有長松綠竹,霜吹晚蕭然。
舉酒高臺上,仿佛揖群仙。
轉銀漢,飛寶鑒,溢清寒。
金波萬頃不動,人在玉壺寬。
我唱君須起舞,要把嫦娥留住,相送一杯殘。
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
|
|
水調歌頭(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飲獨樂見山臺坐中作)解釋: 《水調歌頭(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飲獨樂見山臺坐中作)》是宋代趙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屋下有疏流水、屋上列青山的景象。詩人思緒萬千,想象自己跨著仙鶴飛翔于白云之間。他回憶起曾經采藥的往事,只有長松和綠竹仍然矗立,霜吹過后的景色顯得蕭然寂靜。詩人站在高臺之上,舉起酒杯仿佛要向群仙致意。銀河轉動,寶鑒飛舞,清寒之氣溢滿四周。金色波浪猶如萬頃寧靜,而人卻置身于廣闊的玉壺之中。詩人唱起歌謠,君應該起舞,希望把嫦娥留在人間,送上最后一杯酒。醉意油然而起,詩人拂去衣袖,離去,留下一聲笑,渺小于世間。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仙境的幻想。通過描繪屋下流水和屋上青山,詩人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寧靜的意境。他跨鶴飛翔于白云之間,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脫塵世的向往?;貞洸伤幍倪^往,只有長松和綠竹仍然蒼翠,傳達了歲月變遷中的恒久之美。高臺上舉杯向群仙致意,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追求。銀河轉動、寶鑒飛舞,揭示了神奇而神秘的仙界景象。金色波浪靜謐不動,與人在玉壺之中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間紛擾的超脫和追求寧靜的心境。最后,詩人以歌謠的形式呼喚君子起舞,并希望將仙女嫦娥留在人間,給予人間一絲仙境之美。酒醉之際,詩人拂去衣袖,一笑而去,表達了對人世間虛幻與繁雜的超然態度。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仙境的幻想,表達了詩人渴望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情感。同時,詩人通過對長松、綠竹、銀河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歲月變遷中的恒久之美和寧靜。通過對人在玉壺之中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紛擾世俗的超脫和向往寧靜的心境。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人世間虛幻之感的超然態度,給人以超越塵世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