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桃園(送春) / 作者:趙鼎 |
青春不與花為主。
花正開時春暮。
花下醉眠休訴。
看取春歸去。
鶯愁蝶怨春知否。
欲問春歸何處。
只有一尊芳醑。
留得青春住。
|
|
醉桃園(送春)解釋: 《醉桃園(送春)》是宋代趙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春不與花為主。
花正開時春暮。
花下醉眠休訴。
看取春歸去。
鶯愁蝶怨春知否。
欲問春歸何處。
只有一尊芳醑。
留得青春住。
詩意:
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對青春逝去的感慨與思考。作者指出,青春不僅僅與花相伴,而是與花的凋謝和春天的離去相聯(lián)系。當(dāng)花兒正盛開時,春天已經(jīng)接近尾聲。詩中描述了一個人在花下醉酒、沉睡,不去訴說他的心情。他目送春天離去,聽著鶯鳥的憂愁和蝴蝶的怨恨,他想問春天歸去的方向在何處。然而,只有一杯芬芳的美酒留下來,使得青春停駐。
賞析:
這首詩以鮮明的意象和深情的語言表達(dá)了青春的短暫和歲月的流轉(zhuǎn)。詩人通過描繪花朵的盛開和凋謝,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光陰的匆匆。花朵的開放象征著青春的美好,而花謝則意味著青春的逝去。在花下醉眠的情景中,詩人通過借酒消愁的方式,表達(dá)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青春的珍惜。他注視著春天的離去,聽著鶯鳥和蝴蝶的聲音,思考著春天歸去的方向。然而,他唯一留下的是一杯芳醑,這杯美酒象征著對青春的留戀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藏。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xiàn)了青春的無常和人生的哀婉,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