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河中作) / 作者:趙鼎 |
盡日東風吹綠樹。
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
年少凄涼天付與。
更堪春思縈離緒。
臨水高樓攜酒處。
曾倚哀弦,歌斷黃金縷。
樓下水流何處去。
憑欄目送蒼煙暮。
|
|
蝶戀花(河中作)解釋: 《蝶戀花(河中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趙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盡日東風吹綠樹。
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
年少凄涼天付與。
更堪春思縈離緒。
臨水高樓攜酒處。
曾倚哀弦,歌斷黃金縷。
樓下水流何處去。
憑欄目送蒼煙暮。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青春消逝和離別的感慨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春風吹綠樹木、催促花朵開放的場景,凸顯了時光的流逝和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他回顧了自己年少時的凄涼遭遇,將這些傷感與對春天的思念相結合,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春天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詩人站在高樓之上,手持酒杯,回憶曾經倚靠著悲傷的琴弦,唱斷了黃金絲線般的歌聲。他目送樓下的水流,思索著它流向何處,同時也把自己的感慨隨著蒼煙逐漸消散。
賞析:
《蝶戀花(河中作)》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離別,展示了宋代詩人趙鼎獨特的感慨和情感。詩中的意象描寫細膩而富有生動感,通過東風吹綠樹、催促花朵開放的描寫,表現出春天的生機與美好。詩人通過對年少時凄涼遭遇的回顧,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他將個人的情感與對春天的思念相結合,使詩詞既有情感的共鳴,又有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最后兩句以高樓臨水為背景,以攜酒、倚琴為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給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間,展現了趙鼎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感慨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