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雜詩十一首 / 作者:蘇軾 |
余齡難把玩,妙解寄筆端。
常恐抱永嘆,不及丘明遷。
親友復勸我,放心餞華顛。
虛名非我有,至味知誰餐。
思我無所思,安能觀諸緣。
已矣復何嘆,舊說易兩篇。
|
|
和陶雜詩十一首解釋:
《和陶雜詩十一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寫了詩人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余齡難把玩,妙解寄筆端。
年歲已經過去,難以琢磨其中的奧妙,我將這些感悟表達在紙端上。
常恐抱永嘆,不及丘明遷。
常常擔心自己過于悲嘆,不能像古代傳世的偉人那樣遠離塵世。
親友復勸我,放心餞華顛。
親朋好友再三勸解我,讓我放下顧慮,盡情享受繁華世界的歡愉。
虛名非我有,至味知誰餐。
虛假的名譽并不是我所追求的,真正的美味應該被懂得欣賞的人所品味。
思我無所思,安能觀諸緣。
我心中沒有特定的所思所想,怎能觀察世間萬物的關聯和變幻。
已矣復何嘆,舊說易兩篇。
已經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又何必再嘆息,舊時的事情已經成為過去,言談已經改變。
這首詩詞以自省的口吻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思考。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年歲流逝和自己的境遇的感慨,同時對虛名和名利的追求表達了一種超脫的態度。蘇軾認為真正的快樂和滋味不在于追逐虛假的名譽和功利,而是在于真正理解和領悟世界的美妙之處。他思考人生的意義,認為個體的思緒和世間的緣起是息息相關的,而他自己則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不受外界因果的束縛。最后,他表示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過去,無需再過多的嘆息,言談已經改變,新的篇章正在書寫。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深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洞悉,同時流露出一種豁達和超脫的情懷。通過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他表達了對名利和物質享受的超越,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美感。詩詞中的語言簡練而意味深長,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