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安宮 / 作者:汪元量 |
蜀主遺宮有古槐,頹墻古木鳥喈喈。
金輿罷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廢玉階。
三峽浪舂紅日碎,兩岸風振黑云霾。
孔明圖壘仍登覽,野寺殘僧拾墮柴。
|
|
永安宮解釋: 《永安宮》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蜀國后主劉禪所留下的宮殿永安宮的景象。
這首詩以古槐為開篇,古槐作為永安宮的象征,展示了它的古老和莊嚴。接著描述了墻體的傾頹和古木上鳥兒鳴叫的聲音,這些景象昭示著歲月流轉、宮殿的衰敗。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金輿停駐、金屋空荒的場景,顯示了蜀國的疲弱和衰落。
在下一節中,詩人提到玉仗休班,玉階廢棄,表達了宮殿的冷清和廢墟的凄涼。然后,詩人以生動的描寫描繪了三峽的浪花撞擊紅日,兩岸的風吹動烏云,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狂烈。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在永安宮中看到了孔明的戰略圖,以及野寺中僅存的殘破僧人在拾柴。這些細節表達了歷史的沉淀和宮殿的荒涼,透露出詩人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詩以古宮殿為背景,通過描繪廢墟、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表現了歲月更迭、興衰榮辱的主題。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創造了一種凄涼而壯麗的氛圍,寄托了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對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敬仰和思考。
這首詩詞在語言上使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古宮殿景象的細致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永安宮的廢墟之中,感受到了歲月更迭和歷史的厚重。詩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歷史的變遷以及人事如夢的感慨。
總的來說,《永安宮》這首詩詞通過對永安宮廢墟的描繪,借以抒發對歷史興衰和人事滄桑的思考與感慨。同時,詩人的描寫手法生動而細膩,使整首詩詞充滿了凄涼而壯麗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