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花游(前題) / 作者:王沂孫 |
滿庭嫩碧,漸密葉迷窗,亂枝交路。
斷紅甚處。
但匆匆換得,翠痕無數(shù)。
暗影沈沈,靜鎖清和院宇。
試凝佇。
怕一點舊香,猶在幽樹。
濃陰知幾許。
且拂簟清眠,引筇閑步。
杜郎老去。
算尋芳較晚,倦懷難賦。
縱勝花時,到了愁風怨雨。
短亭暮。
謾青青、怎遮春去。
|
|
掃花游(前題)解釋: 《掃花游(前題)》是宋代王沂孫創(chuàng)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掃花游(前題)
滿庭嫩碧,漸密葉迷窗,
亂枝交路,斷紅甚處。
但匆匆換得,翠痕無數(shù)。
暗影沈沈,靜鎖清和院宇。
試凝佇。怕一點舊香,猶在幽樹。
濃陰知幾許。且拂簟清眠,引筇閑步。
杜郎老去。算尋芳較晚,倦懷難賦。
縱勝花時,到了愁風怨雨。
短亭暮。謾青青,怎遮春去。
譯文:
在掃花游(前題)
院子里嫩綠的花叢,漸漸密集的葉子迷住了窗戶,
枝條紛亂交錯,斷裂的花瓣散落在各處。
只是匆匆轉(zhuǎn)眼間,翠綠的痕跡無數(shù)。
暗影沉沉,寧靜地封鎖了清和的院落。
試著凝視,卻害怕一絲殘存的花香,依然停留在幽深的樹林里。
濃密的陰影知曉多少秘密。就讓我拂去床上的塵埃,清晨引著竹杖漫步。
杜郎已經(jīng)年老。算起來尋芳的時光比較晚,疲憊的心情難以賦詩。
即使勝過了花的盛開時刻,也到了愁緒纏綿的風雨天。
短亭傍晚時分。青青的芳草,怎么能掩蓋住春天的離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在花園中游賞花朵時的感受和情緒。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園中嫩綠的花叢和茂密的葉子,以及由于花朵的盛開而交織成的錯綜復雜的枝條。花瓣隨風飄落,給人一種斷裂和離散的感覺。
詩中提到了匆匆轉(zhuǎn)眼間翠綠的痕跡無數(shù),這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暗影沉沉,院落靜謐,給人一種寧靜和靜謐的氛圍。詩人試圖凝視花朵,卻害怕擾亂了幽深樹林中的舊香。這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追憶。
詩末提到了杜郎已經(jīng)年老,尋芳的時光晚了一些,倦懷難以賦詩。雖然詩人在花的盛開時刻取得了勝利,但到了愁緒纏綿的風雨天,也意味著春天的離去。短亭傍晚時分,青青的芳草無法掩蓋春天的離去,給人一種淡淡的悲涼之感。
整首詩以描繪花園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追憶。詩人通過對花園景色的描繪,將情感內(nèi)化為對自身經(jīng)歷和年齡的反思,展示了一種淡淡的悲涼和對生命的深刻感悟。
整首詩運用了形象鮮明、語言細膩的手法,通過對細節(jié)的刻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感受到了花園的寧靜、歲月的流逝以及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起伏。這種將外在景物與內(nèi)心情感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使得詩詞更富有層次和意味,引發(fā)讀者對生命、時光和情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象征意味的運用和雋永的語言,將花園景色與詩人內(nèi)心情感相融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時光的留戀,以及對生命和歲月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