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鵑 / 作者:梅堯臣 |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
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
月樹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還將口中血,滴向野花鮮。
|
|
杜鵑解釋: 《杜鵑》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杜鵑鳥為主題,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追思和對離散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杜鵑》中文譯文:
蜀帝何年魄,
千春化杜鵑。
不如歸去語,
亦自古來傳。
月樹啼方急,
山房客未眠。
還將口中血,
滴向野花鮮。
詩意和賞析:
《杜鵑》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杜鵑鳥、月亮、山房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離散情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第一句“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以蜀漢末代皇帝劉禪(字季玉)為意象,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千春化杜鵑,暗喻杜鵑鳥的鳴叫聲貫穿了千年春天,象征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
接下來的兩句“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表達了詩人對歸去故鄉的渴望和希望能夠傳達自己的心聲。這里的歸去不僅僅指代了物理上的歸鄉,更是一種內心的回歸和尋找生命的歸屬。
詩的后半部分“月樹啼方急,山房客未眠。還將口中血,滴向野花鮮。”通過描繪月亮和山房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散情人的思念之情。月樹啼方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焦急和不安。山房客未眠,表現了詩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心情。最后兩句“還將口中血,滴向野花鮮。”以血滴之象,表達了詩人對離散情人的深情厚意,愿意為情人獻上自己的生命之血,寄托了對愛情的至誠和忠貞。
整首詩詞以杜鵑鳥為基調,通過杜鵑鳥的鳴叫聲和生命力的象征,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歲月和離散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詩情更加深沉、抒發出濃郁的離愁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