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牡丹 / 作者:梅堯臣 |
古來多貴色,歿去定何歸。
清魄不應(yīng)散,艷花還所依。
紅棲金谷妓,黃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
|
洛陽牡丹解釋: 《洛陽牡丹》是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陽的牡丹,歷來以其珍貴的顏色聞名,然而當(dāng)它們凋謝后又將去往何處呢?明亮的花魄不應(yīng)該散去,而是仍然依附在花朵上。紅色的花朵住在金谷宮中的妓女那里,黃色的花朵則屬于洛川宮中的妃子。朱紅和紫色的花朵也一同附在其中,可謂是世間罕見之物。
詩意:
《洛陽牡丹》通過描述洛陽的牡丹花,展現(xiàn)了其珍貴和美麗。詩人以牡丹花為象征,表達(dá)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牡丹花的色彩豐富多樣,紅色、黃色、朱紅、紫色等各種顏色的花朵都在洛陽綻放,顯示了牡丹的獨特之處。詩人通過描繪它們的色彩和所屬的環(huán)境,表達(dá)了牡丹花在人間的稀有和珍貴,以及它們給人們帶來的美好和愉悅。
賞析:
《洛陽牡丹》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dá)了詩人對牡丹花的贊美和思考。詩詞中的牡丹花被描繪成色彩鮮艷、美麗絕倫的花朵,象征著珍貴和稀有的存在。牡丹花的美麗不僅體現(xiàn)在它們的花色上,更體現(xiàn)在它們所屬的環(huán)境中。金谷宮和洛川宮都是皇宮中的高貴之所,牡丹花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更顯得尊貴而珍貴。詩詞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和珍貴的價值。
此外,詩詞中的牡丹花還寓意了人生的意義。牡丹花的凋謝和歸宿成為詩人思考的對象。詩人希望明亮的花魄不會散去,而是繼續(xù)依附在花朵上,延續(xù)美麗。這種愿望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事物的堅持和珍惜,以及對流逝時光的擔(dān)憂和思考。通過牡丹花的形象,詩詞傳達(dá)了對美麗、珍貴和流逝的深刻思考,引發(fā)讀者對生命和美好的思考和共鳴。
總的來說,《洛陽牡丹》以簡潔而精煉的語言,通過描繪牡丹花的美麗和珍貴,表達(dá)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以及對生命和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
|